江苏海安:深化社银合作 便捷服务直达群众
江苏海安:深化社银合作 便捷服务直达群众
江苏海安:深化社银合作 便捷服务直达群众
(速新闻记者 刘海)6月24日清晨,沭阳县新河镇淘宝街上,工人弓着腰(gōngzheyāo)麻利地捆扎花木,手指(shǒuzhǐ)翻飞(fānfēi)间透明胶带已在纸箱上缠了两圈,随后快递单、诚信标签便被(bèi)整齐地贴在箱面上,一旁的纸箱越摞越高。
“现在大家的生意都不错(bùcuò),比前几年强太多了。”张超在镇上经营着一家花木网店,他直言,做了近20年的花木生意,沭阳(shùyáng)“假苗木”风波,是他经历过(guò)最艰难的阶段,几乎让(ràng)沭阳所有正规商家都受到了影响。
如今的沭阳花木产业已(yǐ)是一派产销两旺的崭新气象——花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6亿件。这背后,沭阳到底做(zuò)对了什么(shénme)?
在(zài)源头治理中扎紧“制度笼子”
沭阳的“假苗木”风波主要集中在2021年以前。那时,张超的网店已经是15年的老店了,信誉非常好,但销量还是(háishì)受到(shòudào)了影响。
“2020年前后(qiánhòu),我们的销量下滑20%左右。”张超(zhāngchāo)说,有时客户已经下单,但一看是沭阳(shùyáng)发货,又选择退货,这样的事时有发生,让正规商家深受其害。
张超随手端了(le)盆花打了个比喻(bǐyù):沭阳的花木电商就像这盆盛开的花,假苗木卖家就像“蛀虫”一样啃食着花的根系。
老店都受影响,新店(xīndiàn)更(gèng)不用说。2017年,颜集镇堰下(xià)村低收入农户张明松在村里的帮助下开了个淘宝店,一开始每天能销售60单左右,后来也受到(shòudào)影响,一天只能销售十几单。他满脸愁容地找到堰下村党总支书记李彦春:“我们又不售假,怎么倒霉的是我们?”
“放心,我们马上就有大动作。”当时李彦春刚从县里参加完制定(zhìdìng)“网络电商诚信(chéngxìn)经营村规民约”的研讨会回来。
看着老支书(lǎozhīshū)一改往日愁容,可张明松心里还是犯着嘀咕。
2021年9月1日下午,堰下村(yànxiàcūn)召开了9月份党群议事会,专题研究讨论、表决通过了《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网络电商诚信经营(jīngyíng)村规民约》,从遵守法律法规、合法持证(chízhèng)经营、张贴“诚信标签”、禁止虚假宣传等10个方面规范(guīfàn)电商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
“其中‘诚信(chéngxìn)标签’是创新举措,村里花木电商发出的每一件快递都要求(yāoqiú)贴这个标签。”李彦春介绍,标签上面有监督电话和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néng)进行投诉,提交后,平台会立即反馈给(gěi)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查处,最后再把办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形成工作闭环。
如果不贴会怎样?李彦春告诉(gàosù)记者,县内各家快递公司均与县邮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承诺书,对未张贴(zhāngtiē)“诚信标签(biāoqiān)”的花木产品包裹不予揽收。
“村‘两委’成员(chéngyuán)每天也要分工到快递网点(wǎngdiǎn)随机(suíjī)抽查包裹,一旦发现有花木快件未张贴标签的,第一时间查明原因。”李彦春说,对故意逃避监管的经营户要立即上报,由县执法部门对相关责任人(zérènrén)和快递企业作出处罚。
在这个(gè)过程中,还有(háiyǒu)个漏洞在于跨区揽件。对此,沭阳一方面加大巡查力度(lìdù),全面公布举报电话;另一方面引导快递企业做好服务,作出价格不高于周边地区的承诺。
投诉真的管用吗?沭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陈海洋向记者分享了一则趣事。外省一网友花9.9元买了一株“蓝色妖姬”,收到货后(huòhòu)发现是假的,将信将疑地扫了二维码(èrwéimǎ)投诉。接到线索后,陈海洋立即赶赴网友所在地取证。见了面(jiànlemiàn),网友的第一句话是:“不可能的吧,就(jiù)为了这(zhè)几块钱,你们跑这么远来调查?”
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静波表示,网友几块钱的背后是(shì)沭阳35万名从业者(cóngyèzhě)的生计(shēngjì),只有让“诚信标签”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端稳端好这个饭碗。
截至目前,沭阳已经发出超8亿张“诚信标签”,诚信经营村规民约也在(zài)全县104个花木电商经营村(社区)实现全覆盖。2024年(nián)(nián),沭阳全年处理花木种苗类涉假投诉同比下降60%,每百万件(jiàn)的投诉量从2021年的5件下降至现在的0.3件。
如今,张明松(zhāngmíngsōng)网店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一天正常能(néng)接上百单。沭阳以“自治”激活内生动力,不仅有效遏制了“劣币驱逐(qūzhú)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也让一批像(xiàng)张明松这样的“小电商”保住了饭碗,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严管重处中拧紧(níngjǐn)“责任链条”
法治(fǎzhì)是社会治理的最有效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没想到我们藏到外地还是被(bèi)抓到了。”这是一个不法电商(diànshāng)“逃”出沭阳,被抓回后说的一句话,同样这也是沭阳“2025砺剑(jiàn)行动”的又一战果。
自(zì)2021年以来,针对花木种苗(zhǒngmiáo)领域不诚信经营(jīngyíng)问题,沭阳先后开展了“春雷”“猎鼠”“雷霆”多个专项行动,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等多个部门形成联动,重拳出击。
就比如有(yǒu)网民举报新河镇新槐社区有花木电商(diànshāng)涉嫌不诚信经营。沭阳县相关部门迅速赶到现场,但在取证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不配合,还(hái)故意损毁物证。为尽快收集证据(zhèngjù),办案人员先后到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与假苗购买者联系取证,固定证据链(liàn),奔波千里只为将不法商贩绳之以法。
这其中彰显出的是沭阳对不法电商“虽往必查、虽远必追、虽小(suīxiǎo)必罚”的态度(tàidù)。
据了解,2024年以来,沭阳县共查办花木相关违法案件116起,罚没款71.75万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qiángzhìcuòshī)15人;重点加大(jiādà)跨区域揽件及黄牛接单整治力度,查扣问题邮件快件(kuàijiàn)2万余件、立案(lìàn)18件、处罚金额17.7万元;及时将失信行为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危害的企业或自然人列入(lièrù)“黑名单”,曝光(bàoguāng)典型案例12起,形成有力震慑。
让商家不敢卖假之后(zhīhòu),沭阳还努力建立“不能卖假”的监管闭环,通过不断健全镇村(zhèncūn)常态巡查、县直相关部门每日督查机制,设立(shèlì)村(社区)花木种苗专干,常态化对快递物流点、电商经营场所进行(jìnxíng)检查,形成上下贯通、职责明确的治理网络。同时(tóngshí),加强异地联动打击,与甘肃酒泉、山东平邑等地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与阿里(ālǐ)、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建立违法线索快速核查反馈机制。
一手(yīshǒu)抓严打,一手抓规范。
法律意识淡薄,逃避(táobì)监管容易,违法成本不高,是电商失信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yuányīn)。
追本溯源,才能找准发力点(fālìdiǎn)。沭阳(shùyáng)县分析发现,失信电商基本有一个特点:无证经营。个别不良电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zài)各大平台拥有不同“马甲”,游离(yóulí)在监管之外。为此,沭阳制定完成《沭阳县防范治理电商销售假劣花木种苗实施意见》,在省内乃至国内,政府专门出台规范电商经营、维护(wéihù)电商诚信的文件尚不多见。
依据《沭阳县防范治理电商销售(xiāoshòu)假劣花木种苗实施意见》,沭阳线上搜网店、查网页,线下摸主体、建台账,对花木种苗经营户“逐一(zhúyī)过堂”,重点摸排“四类花木电商”“五类重点苗木”从业人员信息,免费为(wèi)花木电商办证,做到了(le)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为从源头遏制电商失信打下了基础(jīchǔ)。
在联动(liándòng)监管中培育“诚信自觉”
电商之所以(zhīsuǒyǐ)失信,问题在表面,根子在思想。法治是(shì)硬约束,若要在更高层面规范电商,必须借助道德的柔性力量。
种树者必培其根(qígēn),种德者必养其心。在探索电商诚信体系建设中,如何强化德治,从根源上破除失信现象,一直是(shì)沭阳县思考的问题。
“被查处的失信电商,村里都要在(zài)大喇叭上广播,十里八村都知道了。”新河镇诚信电商工作负责人岳贵清坦言,“且不说违法成本有(yǒu)多高(gāo),都是乡里乡亲的,被曝光了哪个脸上能挂得住?”
“点名道姓,不留情面(bùliúqíngmiàn)。”对失信电商,沭阳(shùyáng)坚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曝光一个。此外,沭阳还细致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对信用较好的花木(huāmù)种苗网络经营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信用较差的增加监测和抽查频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duìxiàng)。
在公开(gōngkāi)曝光负面案例的同时,沭阳还大力选树正面典型,引导电商向上向善,诚信(chéngxìn)经营。
作为“沭阳十佳诚信花木(huāmù)电商”,沭阳县新河镇“小草园艺”网店的店主姜爱花告诉记者(jìzhě),如今周围根本没人卖假货,大家都(dōu)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她店铺的销售额较往年增加了三成。
从2021年起,沭阳就开始(kāishǐ)定期组织“花木诚信(chéngxìn)电商(diànshāng)”“花木诚信企业”等诚信典型(diǎnxíng)评选,并在平台推荐、优先采购、经营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截至目前,沭阳共(gòng)评选表彰“花木诚信电商”263户、“花木诚信企业”162户,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诚信的浓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沭阳还探索对失信电商实施联动惩戒,制定(zhìdìng)了《“三苗”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试行(shìxíng))》,对全县花木电商从业人员实施信用监管(jiānguǎn),凡被依法认定为(wèi)失信的花木电商,采取限制获取财政补贴等各类惩戒措施,先后惩戒花木种苗领域失信案件113起,构建起“一处(yīchù)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
惩戒是一方面,鼓励经营主体积累“信用财富”是另一方面。目前,沭阳已将信用平台深度(shēndù)融入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等各领域(lǐngyù),构建起(qǐ)“信易贷、信易批、信易修、信易视、信用+税务、信用+创业”6个“信易+”应用场景,推动诚信惠民(huìmín)。这一平台不仅成为沭阳诚信建设的“数字大脑”,更通过数据流驱动价值流,让(ràng)信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社会资本(zīběn),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支撑(zhīchēng)”。
无信不立,无诚不久。在先进典型的(de)诚信引领下,在失信电商的受限惩治下、在信用(xìnyòng)金融的支持鼓励下,沭阳电商已经从“要我诚信”彻底转变为“我要(wǒyào)诚信”。


(速新闻记者 刘海)6月24日清晨,沭阳县新河镇淘宝街上,工人弓着腰(gōngzheyāo)麻利地捆扎花木,手指(shǒuzhǐ)翻飞(fānfēi)间透明胶带已在纸箱上缠了两圈,随后快递单、诚信标签便被(bèi)整齐地贴在箱面上,一旁的纸箱越摞越高。
“现在大家的生意都不错(bùcuò),比前几年强太多了。”张超在镇上经营着一家花木网店,他直言,做了近20年的花木生意,沭阳(shùyáng)“假苗木”风波,是他经历过(guò)最艰难的阶段,几乎让(ràng)沭阳所有正规商家都受到了影响。

如今的沭阳花木产业已(yǐ)是一派产销两旺的崭新气象——花木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快递业务量突破6亿件。这背后,沭阳到底做(zuò)对了什么(shénme)?
在(zài)源头治理中扎紧“制度笼子”
沭阳的“假苗木”风波主要集中在2021年以前。那时,张超的网店已经是15年的老店了,信誉非常好,但销量还是(háishì)受到(shòudào)了影响。
“2020年前后(qiánhòu),我们的销量下滑20%左右。”张超(zhāngchāo)说,有时客户已经下单,但一看是沭阳(shùyáng)发货,又选择退货,这样的事时有发生,让正规商家深受其害。
张超随手端了(le)盆花打了个比喻(bǐyù):沭阳的花木电商就像这盆盛开的花,假苗木卖家就像“蛀虫”一样啃食着花的根系。
老店都受影响,新店(xīndiàn)更(gèng)不用说。2017年,颜集镇堰下(xià)村低收入农户张明松在村里的帮助下开了个淘宝店,一开始每天能销售60单左右,后来也受到(shòudào)影响,一天只能销售十几单。他满脸愁容地找到堰下村党总支书记李彦春:“我们又不售假,怎么倒霉的是我们?”
“放心,我们马上就有大动作。”当时李彦春刚从县里参加完制定(zhìdìng)“网络电商诚信(chéngxìn)经营村规民约”的研讨会回来。
看着老支书(lǎozhīshū)一改往日愁容,可张明松心里还是犯着嘀咕。
2021年9月1日下午,堰下村(yànxiàcūn)召开了9月份党群议事会,专题研究讨论、表决通过了《沭阳县颜集镇堰下村网络电商诚信经营(jīngyíng)村规民约》,从遵守法律法规、合法持证(chízhèng)经营、张贴“诚信标签”、禁止虚假宣传等10个方面规范(guīfàn)电商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
“其中‘诚信(chéngxìn)标签’是创新举措,村里花木电商发出的每一件快递都要求(yāoqiú)贴这个标签。”李彦春介绍,标签上面有监督电话和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就能(néng)进行投诉,提交后,平台会立即反馈给(gěi)相关部门进行核实查处,最后再把办理结果反馈给消费者,形成工作闭环。

如果不贴会怎样?李彦春告诉(gàosù)记者,县内各家快递公司均与县邮政管理部门签订了承诺书,对未张贴(zhāngtiē)“诚信标签(biāoqiān)”的花木产品包裹不予揽收。
“村‘两委’成员(chéngyuán)每天也要分工到快递网点(wǎngdiǎn)随机(suíjī)抽查包裹,一旦发现有花木快件未张贴标签的,第一时间查明原因。”李彦春说,对故意逃避监管的经营户要立即上报,由县执法部门对相关责任人(zérènrén)和快递企业作出处罚。
在这个(gè)过程中,还有(háiyǒu)个漏洞在于跨区揽件。对此,沭阳一方面加大巡查力度(lìdù),全面公布举报电话;另一方面引导快递企业做好服务,作出价格不高于周边地区的承诺。
投诉真的管用吗?沭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森林资源管理科科长陈海洋向记者分享了一则趣事。外省一网友花9.9元买了一株“蓝色妖姬”,收到货后(huòhòu)发现是假的,将信将疑地扫了二维码(èrwéimǎ)投诉。接到线索后,陈海洋立即赶赴网友所在地取证。见了面(jiànlemiàn),网友的第一句话是:“不可能的吧,就(jiù)为了这(zhè)几块钱,你们跑这么远来调查?”
沭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静波表示,网友几块钱的背后是(shì)沭阳35万名从业者(cóngyèzhě)的生计(shēngjì),只有让“诚信标签”真正发挥作用,才能端稳端好这个饭碗。
截至目前,沭阳已经发出超8亿张“诚信标签”,诚信经营村规民约也在(zài)全县104个花木电商经营村(社区)实现全覆盖。2024年(nián)(nián),沭阳全年处理花木种苗类涉假投诉同比下降60%,每百万件(jiàn)的投诉量从2021年的5件下降至现在的0.3件。
如今,张明松(zhāngmíngsōng)网店的生意又好了起来,一天正常能(néng)接上百单。沭阳以“自治”激活内生动力,不仅有效遏制了“劣币驱逐(qūzhú)良币”的逆淘汰现象,也让一批像(xiàng)张明松这样的“小电商”保住了饭碗,走上了致富道路。
在严管重处中拧紧(níngjǐn)“责任链条”
法治(fǎzhì)是社会治理的最有效方式,也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没想到我们藏到外地还是被(bèi)抓到了。”这是一个不法电商(diànshāng)“逃”出沭阳,被抓回后说的一句话,同样这也是沭阳“2025砺剑(jiàn)行动”的又一战果。
自(zì)2021年以来,针对花木种苗(zhǒngmiáo)领域不诚信经营(jīngyíng)问题,沭阳先后开展了“春雷”“猎鼠”“雷霆”多个专项行动,市场监管、法院、检察院等多个部门形成联动,重拳出击。

就比如有(yǒu)网民举报新河镇新槐社区有花木电商(diànshāng)涉嫌不诚信经营。沭阳县相关部门迅速赶到现场,但在取证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不配合,还(hái)故意损毁物证。为尽快收集证据(zhèngjù),办案人员先后到山东、河南、四川等地,与假苗购买者联系取证,固定证据链(liàn),奔波千里只为将不法商贩绳之以法。
这其中彰显出的是沭阳对不法电商“虽往必查、虽远必追、虽小(suīxiǎo)必罚”的态度(tàidù)。
据了解,2024年以来,沭阳县共查办花木相关违法案件116起,罚没款71.75万元,采取刑事强制措施(qiángzhìcuòshī)15人;重点加大(jiādà)跨区域揽件及黄牛接单整治力度,查扣问题邮件快件(kuàijiàn)2万余件、立案(lìàn)18件、处罚金额17.7万元;及时将失信行为严重、造成较大社会危害的企业或自然人列入(lièrù)“黑名单”,曝光(bàoguāng)典型案例12起,形成有力震慑。
让商家不敢卖假之后(zhīhòu),沭阳还努力建立“不能卖假”的监管闭环,通过不断健全镇村(zhèncūn)常态巡查、县直相关部门每日督查机制,设立(shèlì)村(社区)花木种苗专干,常态化对快递物流点、电商经营场所进行(jìnxíng)检查,形成上下贯通、职责明确的治理网络。同时(tóngshí),加强异地联动打击,与甘肃酒泉、山东平邑等地建立合作交流机制,与阿里(ālǐ)、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建立违法线索快速核查反馈机制。
一手(yīshǒu)抓严打,一手抓规范。
法律意识淡薄,逃避(táobì)监管容易,违法成本不高,是电商失信行为出现的主要原因(yuányīn)。
追本溯源,才能找准发力点(fālìdiǎn)。沭阳(shùyáng)县分析发现,失信电商基本有一个特点:无证经营。个别不良电商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zài)各大平台拥有不同“马甲”,游离(yóulí)在监管之外。为此,沭阳制定完成《沭阳县防范治理电商销售假劣花木种苗实施意见》,在省内乃至国内,政府专门出台规范电商经营、维护(wéihù)电商诚信的文件尚不多见。
依据《沭阳县防范治理电商销售(xiāoshòu)假劣花木种苗实施意见》,沭阳线上搜网店、查网页,线下摸主体、建台账,对花木种苗经营户“逐一(zhúyī)过堂”,重点摸排“四类花木电商”“五类重点苗木”从业人员信息,免费为(wèi)花木电商办证,做到了(le)底数清、情况明、全覆盖,为从源头遏制电商失信打下了基础(jīchǔ)。
在联动(liándòng)监管中培育“诚信自觉”
电商之所以(zhīsuǒyǐ)失信,问题在表面,根子在思想。法治是(shì)硬约束,若要在更高层面规范电商,必须借助道德的柔性力量。
种树者必培其根(qígēn),种德者必养其心。在探索电商诚信体系建设中,如何强化德治,从根源上破除失信现象,一直是(shì)沭阳县思考的问题。
“被查处的失信电商,村里都要在(zài)大喇叭上广播,十里八村都知道了。”新河镇诚信电商工作负责人岳贵清坦言,“且不说违法成本有(yǒu)多高(gāo),都是乡里乡亲的,被曝光了哪个脸上能挂得住?”
“点名道姓,不留情面(bùliúqíngmiàn)。”对失信电商,沭阳(shùyáng)坚持发现一个,查处一个,曝光一个。此外,沭阳还细致实施信用分类管理,对信用较好的花木(huāmù)种苗网络经营主体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信用较差的增加监测和抽查频次,列为重点监管对象(duìxiàng)。
在公开(gōngkāi)曝光负面案例的同时,沭阳还大力选树正面典型,引导电商向上向善,诚信(chéngxìn)经营。
作为“沭阳十佳诚信花木(huāmù)电商”,沭阳县新河镇“小草园艺”网店的店主姜爱花告诉记者(jìzhě),如今周围根本没人卖假货,大家都(dōu)以诚信为荣,以失信为耻,她店铺的销售额较往年增加了三成。
从2021年起,沭阳就开始(kāishǐ)定期组织“花木诚信(chéngxìn)电商(diànshāng)”“花木诚信企业”等诚信典型(diǎnxíng)评选,并在平台推荐、优先采购、经营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倾斜。截至目前,沭阳共(gòng)评选表彰“花木诚信电商”263户、“花木诚信企业”162户,在全社会营造崇尚诚信的浓厚氛围。
值得一提的是,沭阳还探索对失信电商实施联动惩戒,制定(zhìdìng)了《“三苗”领域失信联合惩戒实施办法(试行(shìxíng))》,对全县花木电商从业人员实施信用监管(jiānguǎn),凡被依法认定为(wèi)失信的花木电商,采取限制获取财政补贴等各类惩戒措施,先后惩戒花木种苗领域失信案件113起,构建起“一处(yīchù)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
惩戒是一方面,鼓励经营主体积累“信用财富”是另一方面。目前,沭阳已将信用平台深度(shēndù)融入政务服务、民生保障和产业发展等各领域(lǐngyù),构建起(qǐ)“信易贷、信易批、信易修、信易视、信用+税务、信用+创业”6个“信易+”应用场景,推动诚信惠民(huìmín)。这一平台不仅成为沭阳诚信建设的“数字大脑”,更通过数据流驱动价值流,让(ràng)信用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量化的社会资本(zīběn),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硬支撑(zhīchēng)”。
无信不立,无诚不久。在先进典型的(de)诚信引领下,在失信电商的受限惩治下、在信用(xìnyòng)金融的支持鼓励下,沭阳电商已经从“要我诚信”彻底转变为“我要(wǒyào)诚信”。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